11月28日 據廈門晚報報道,說起餐飲店,市民最擔心的就是燃氣安全問題。目前大多數餐館使用的是液化氣瓶,安全的直接責任人就是經營者,他們是否具有必要的安全意識?為此,本報記者制作了一份燃氣安全知識調查表,設計了7個問題,分別在思明、湖里和海滄三個區發放,共回收有效樣本30份。
根據調查表統計,多數餐飲業主都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知識。但令人遺憾的是,答對全部7道題的只有兩人。
樣本分析
燃氣膠管到底能接多長
三分之二的人說不清楚
30份樣本中,“一個液化氣瓶外接幾根膠管是合適的”答對率最高,有21人都選擇了正確答案:1個。
燃氣部門工作人員說,外接的接頭越多泄漏風險越高。一些餐館若使用“三通”的接頭,膠管必須安裝在墻壁上才能確保安全。
“液化氣瓶的外接膠管長度應控制在多少米”錯誤率最高。只有9份樣本選對了答案:1.2米-2.0米之間。記者走訪時發現,不少餐館的外接膠管過長,有的甚至超過了3米。燃氣部門工作人員說,過長的膠管會導致多余部分或彎曲或直接放置在地上,經常腳踩、磨損,增加了泄漏的風險。
此外,關于“燃氣膠管的使用壽命”錯誤率也較高。燃氣部門工作人員提醒,膠管使用了一定年限是必須更換的,因為損耗可能導致氣體泄漏,特別是一些小孔破裂,肉眼難以察覺。
“燃氣膠管可以穿墻、門或窗戶嗎?”這個問題大部分餐飲業主都知道正確答案,但實際操作中仍有人明知故犯。燃氣部門工作人員說,膠管埋在墻中有可能被老鼠或者白蟻啃食,或因摩擦導致破損、斷裂。
記者調查
一旦遭遇燃氣泄漏
多數人知道要通風別開燈
在調查中,記者發現大部分餐飲業主對燃氣安全還是重視的。竹坑路一家龍巖牛肉丸湯店的老板賴女士說,每天熄火后都會檢查閥門有沒有關緊,關門前要再看一遍。官任路杭州小籠包店的李女士也說,如果不檢查一下液化氣瓶睡不踏實。
枋湖西路的一家大排檔,在店內安裝了安全閥門和煤氣報警器。老板陳先生說,每天還會安排老員工對廚房進行檢查。此外,幸福路、豆仔尾路的多家店家也表示,一般隔幾個月就要換條新的燃氣膠管,“用起來比較安心”。
萬一遇到燃氣泄漏的情況怎么辦?對此,大部分餐飲業主也都掌握了處理方法。店主黃小姐說,首先要開門窗通風,即便光線不好也決不會去按開關。湖濱四里一家面店老板說,他會打電話給送氣工,叫工人來處理泄漏情況,“畢竟我不是專業人員,怕操作失誤”。
不過,記者也發現有的餐飲業主對安全常識知之甚少。湖里區村里社區一家姜母鴨店的老板吳先生說,平常不太關注液化氣的使用情況,也不會去檢查,送氣工來換氣時,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安全提醒。
店主心聲
換氣時應做安全檢查
希望推廣燃氣報警裝置
要讓液化氣用得安全,餐飲業主也有話說。
蓮花二村嘉義雞肉飯的陳老板說,希望相關部門加大對“黑氣”的打擊力度!扒耙欢螘r間還有人過來跟我們推銷不明液化氣,說一公斤能便宜1塊多!
官任路一家小吃店老板告訴記者,她曾無意中誤用了“黑氣”!爱敃r感覺量很少,一下子就用完了!彼f,后來發覺不對勁,才到正規企業去購買液化氣。
不少餐飲業主建議,供氣企業要加強售后服務,指導使用者做好安全工作!耙敲看螕Q氣都能檢查一下液化氣安全,漏氣的風險就會降低!焙媾d港一里的四名餐飲業主齊聲抱怨,送氣工只管送液化氣瓶,連安裝都不肯,“我們又不是專業人員,不能確認自己安裝得是否規范!
“我以前沒聽說過有報警裝置!惫偃温芬患也惋嫷昀习逭f,燃氣企業如果能提供可燃氣體報警器,他愿意購買。曾厝垵一家粥店店主也說,安裝報警器能夠降低危險系數,值得推廣。